中国百年粮油战争始末:西方资本如何抹黑猪油扶持植物油上位?
猪油,曾经是我们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要食用油,吃了几千年。但如今,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猪油是一种不健康的食用油。他们偏执的认为,猪油含有饱和脂肪,不仅不健康,甚至还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影响身体健康。
在此等观念的冲击下,猪油,逐渐退出了我们的餐桌,消失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而同样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山茶油,如今也面临同样的困境。明明天资优良,却始终没有办法走进老百姓的厨房。难道,这真的就像很多自媒体所说,中国传统的食用油,已经被外国资本无情的扼杀了吗?
食用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植物的油脂。如今最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玉米油、花生油、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十几种主要植物油。其中,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是当今全球最主流的三大油料。
2022年,全球主要食用油产量为2.1618亿吨,其中,棕榈油7758万吨,大豆油5867万吨,菜籽油3267万吨。同年,中国食用油整体产量为4881万吨,但实际需求量6044万吨。
除了这些主流食用油,近年来也涌现了红花籽油、玉米胚芽油、小麦胚芽油等各种新型食用油。但遗憾的是,在当今中国的主流食用油市场,作为我们最传统的猪油、山茶油,却早已消失在这些冰冷的统计数据之中,令人唏嘘。
记得小时候,一小块猪油在锅里转两圈,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吃猪油就等于吃猪肉。而不吃猪油,用老一辈人话说,“干活都没力气”。也许,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猪油的意义。
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曾自嘲为“猪油佬”,并把猪油拌饭列入“死前必食”,视其为人世间最美好的珍馐。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虽然时代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之,但资本之贪婪与残酷,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让西方生产的植物油彻底攻占中国人的餐桌,他们不惜花重金雇佣大批养生专家,对外宣称“吃猪油对身体有害”,让传承千年的猪油,最终从我们的厨房中黯然消失。
难道,几十年前我们家家户户都在吃的猪油,真就如那些养生专家所说,是心血管疾病的催化剂,是人体健康的杀手?可我们已吃了几千年,好像也没吃出什么样的问题吧?
你可知道,虽然如今我们每天吃的都是植物油,但人类最早利用和食用的,却是动物油。猪,因为较早被驯化,且油脂率远胜其他动物,成为古人获取油脂的第一选择。古代有个词叫“民脂民膏”,脂是牛羊油,而膏,正是猪油。
猪油,它为什么就突然不香了?1991年,金龙鱼以第一瓶小包装油敲开了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大门。1996年,金龙鱼在央视投放第一条广告 《金光神州闪篇》,广告口号是:1:1:1调和油,在向传统猪油宣战的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的食用油革命,深刻改变了我们的饮食习惯。
而生产金龙鱼的公司,一家由马来西亚华裔创办、通过新加坡资本间接控制的公司,穿透其背后扑朔迷离的股权关系,赫然站着的,正是当今美国食品加工领域的巨头,ADM。
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AMD雄踞第98位。而这家巨头,如今间接掌握中国高达1000多万吨的食用油生产,前面数据说了,2022年中国食用油总产量为4881万吨。
第一步,利用资本优势,铺天盖地打电视广告,让植物油在中国家喻户晓。第二步,通过组织养生专家发起各种“谬论”抹黑猪油,说猪油的饱和脂肪含量高,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元凶,从而让“植物油更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事实果真如此?吃猪油真的会诱发心血管疾病?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外发布一项调查报告,在接受调查的一千多种食物中,猪油的营养价值排在第8位。真相大白,千古奇冤!
但迟来的平冤昭雪,却换不来猪油的回归。只因资本很清楚,一旦在人的大脑植入某种观念,以后就很难改变了。直到今天,西方资本对猪油的抹黑仍未休止,他们还打着取缔民间榨油,进一步垄断中国食用油市场的算盘,甚至近期还有专业的人建议,应该封禁农村小油坊。
大豆,最早起源于中国。早在古代,中国人就开始吃豆油了,大豆油并非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更不是美国人发明的食用油。可如今的全球大豆油市场,为什么被美国企业牢牢把控呢?
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以大豆提取油脂的技术,通过石碾、撞木等传统技术,榨出了最古老的初级豆油。
但有个问题始终没有办法解决,大豆本身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5~9%),在空气中容易氧化,产生“豆臭味”,让人难以下口。因此,豆油在古代更多是用来点灯和刷漆,而非食用。
1914年,一战爆发,美国战时物资紧缺,油脂优先供应军火生产,国内日常食用油紧缺。为扩大油料来源,美国派人到中国东北,对大豆这种高产农作物做出详细的调查,并引种回国。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油料商通过在大豆油中添加金属钝化剂,最终掩盖了这个困扰人类千年的臭味难题,也让大豆油终于打开了市场。
对美国人来说,相对于橄榄油这种成本高昂且需进口的油料来说,大豆油产量高,榨油方便,出油比例高,无疑是更经济的选择。更关键的是,美式快餐的油炸煎烤烹饪方式对油料用量大,与廉价的大豆油简直是天作之合。
油造出来了,如何卖出去呢?欲占领市场,必先占据心智。因为心智就是认知,而认知,就是购买力。1950年代,臭名昭著的美国生理学家Ancel Keys,主导了一项臭名昭著的七国研究计划,得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结论:饱和脂肪摄入越多,则胆固醇升高会导致心脏病。
这就是后来风行全球数十年的“脂肪假说”理论。此举不仅帮助美国糖业协会成功撇清了心血管疾病与吃糖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还把心脏病的诱因,直接甩锅给了饱和脂肪。
而饱和脂肪被黑化,以低饱和脂肪为卖点的植物油,终于迎来了击败传统动物油的契机。因为按照这种观点,植物油更健康。
到了本世纪初,中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开始明显地增加。于是,阴魂不散的“脂肪假说”重新粉墨登场,一时间,国内“猪油有害论”甚嚣尘上,很多养生专家拼命在媒体上鼓吹,说猪油脂肪含量高,吃多了容易得心脏病,用这种泼脏水的下作手段,疯狂抹黑我们的猪油。
于是,猪油开始让位于植物油。而笑到最后的,除了金龙油这种由美国资本间接控制的植物油公司,当然也包括美国的大豆油。
这事还没完。2000年,美国种业巨头孟山都,全球转基因技术的始作俑者,在中国东北发现了比普通大豆出油量更高的野生大豆。一年后,孟山都通过基因转接技术生产出低成本、高产能、高转化的转基因大豆种子,并随即向中国开展低价倾销,摆弄我国大豆产业的命运。
通过炒作猪油有害论,刺激中国豆油需求量。通过操控大豆价格涨跌,利诱国内大豆种植户跟风种植,引导国内油料压榨企业扩大产量,而当国内产能激增之后,再利用美国在全球大豆和大豆油市场的影响力,一举摧毁大豆和大豆油的交易价,令我国大豆上下游产业哀鸿遍野。
此时,孟山都、ADM这些美国资本趁机来中国抄底,并自命为白衣骑士,挽中国企业于将倾!通过这一种方式,孟山都、ADM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八成以上的食用油压榨企业。狼子野心,其心可诛。
如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已经从上游种业、中游压榨、下游销售等产业链所有的环节,牢牢掌控了中国的食用油市场。吃猪油千年的中国,沦为了西方资本持续吸血的血池。
聊完猪油,再说山茶油。山茶油,也叫茶籽油,是中国特有的食用油。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慢慢的开始压榨和食用山茶油,《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而此处的“员木”,就是我们如今的山茶树。
几十年前,在湖南、四川、贵州等南方省市的农村,当地人依然保留着吃山茶油的习惯。可如今,这种古老的食用油却基本退出了国内油料之争,也卖不过欧洲进口的橄榄油。
相对于欧洲的橄榄油,山茶油是一种更环保、更健康的食用油。从营养角度,山茶油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E、维生素D等生物活性成分和茶多酚,油酸成分也高于橄榄油,维生素含量更是橄榄油的2倍。从烹饪角度,橄榄油的燃点低,很容易出现油烟,但山茶油的燃点更高,对于习惯爆炒油炸的中国人来说,显然是更好的油料选择。
在媒体上,我们大家可以发现这样的广告文案:“橄榄油,一种被誉为“液体黄金”的纯天然植物油,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用油,自然健康,营养丰富,追求高品质的家庭都在用。”
在电视上,我们还能够正常的看到这样的广告画面:在美丽的地中海沿岸,在西班牙、意大利或希腊的农场里,工人们欢聚在橄榄树林里,从深秋到初冬,用振动机摇落橄榄果实,满载而归,送往工厂。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全部手工完成,不加热,不添加,不使用化学制剂,完全取自大自然的馈赠。
多年来,靠着类似的营销内容,橄榄油成功征服全球,当然,也征服了中国许多的高净值人士,一些中产家庭也开始使用橄榄油。
如今,橄榄油的主产国是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产量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除此之外,葡萄牙、法国等地中海国家也分了一杯羹。
在我国,仅有云南、甘肃等地有油橄榄种植,但产量有限,在全球橄榄油市场几无存在感。但中国,却被视为全球橄榄油最大的新兴市场,一个在未来拥有无限增长潜力的超级市场。
据分析师统计,2021年中国橄榄油进口金额为1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0亿元,同比增长17.9%。可以预计,这一数据还将继续提升,未来将进一步攻占中国人的餐桌。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猪油,微寒无毒,利肠胃,散风热。”我国民间自古也有“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的说法。可惜如今的食用油江湖,传承千年的猪油早已大势已去,而山茶油又因曲高和寡,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是那记忆中的猪油、山茶油,还能回到我们的餐桌,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