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来临的粮食危机您准备好了吗?
当我选定这段文字作为文章标题时,内心非常沉重,甚至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从大处说,粮食问题关乎国济民生,自有肉食者谋之。更何况公知笔下的肉食者,未必个个皆鄙。我一介草根百姓又何间焉?从小处讲,这样的一个问题从研究农业的专家、学者口中说出来,会显得更学术、更专业、也更权威。即便再不济,从统计部门的某位在职人员口中说出来,虽然效果比前者稍逊,也不管是真是假,至少还一有串串不三不四、不人不鬼的统计数据支持。纵然是排队或者是抓阄,也轮不到一个学工民建的泥瓦匠出来胡言乱语。这岂不跟张飞向众人卖弄剌秀工艺一般滑稽。从我个人的主观愿望上讲,只愿本文仅仅是一个酗酒狂徒放出的厥词,它将在众人的一笑中随风消逝。尚若不幸言中,我们将无力再唱春天的故事,唯有化作啼鹃带血归。
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真实的生活中存在的很多事物,确实跟奥斯卡金像奖一样滑稽。从伤痕文学时代过来的农村人,既是浩劫时期的亲历者,也是太平盛世的见证人。他们对土地和粮食的变迁,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虽然处在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歌声里,大多仍能在悠悠岁月流经的缝隙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即将面临的粮食危机。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引导下,绝大多数青壮劳动力,走出农村这片广阔的空间涌入城市。不论是以做工、学徒还是经商的形式,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农村户口的、特殊的、非农族群,长期甚至是永久脱离了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而留下来的除孤寡老人、适龄儿童及少部分有特殊原因外,其余的是一些被视为没技术、没本事只会种田的所谓的。
在这样的价值引导下,“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回家种田”成了家长教育子女的习惯用语。同样地,回家种田也就成了对未来生活最无奈的选择。农民自然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昔日希望的田野、广阔的天地,自然也就成了由一些空心村落构成的清冷与凄凉的画卷。笔者曾跟友人说过,是一群老弱病残养活了当今的中国人。正是这样一个被人漠视、被人看不起的,用他们几尽枯竭的血汗,带着几多惆怅和无奈的心情,养活着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当我们剥去自身虚伪的外套后才发现,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衣食父母,我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与良知层面的。试问在当今中国,三十岁以下的种田人有多少?愿意种田的有多少?会种田的又有多少?试想,在能预见的数年后,当他们垂垂老矣,又有谁来种田?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十分珍惜和合理规划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长期遵守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本来有限的土地日愈减少。加之盲目追求所谓的GDP,在以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宏观政策引导下,一些不切实际的工业园区、旅游景点、休闲度假区如雨后春笋粉墨登场。使本来日愈减少的土地又面临着遭受新一轮的宰割。针对现实的高房价,便有所谓的公知精英占出来说,导致高房价的原因是国家把土地管得太死,如能全部放开搞开发即能解决;粮食不够可以买等等。
我们可爱的当政者虽然随时高喊保护耕地,却只闻雷声不见下雨,偶尔有点也仅仅是不痛不痒的毛毛雨。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十八亿亩被保护耕地的命运无疑能跟猪、牛肉一样成了注水的货。所谓坚决守住的红线,也将成为现代版的天方夜谈,犹如2000年的跨世纪晚会一样,在民间留下天大的笑话。在举国上下大兴土木时本人曾质疑:长此以往,我们的后代种什么?吃什么?有人笑答:“你没了土地不等于其它地方也没有土地。粮食嘛,可以从外地调来,你愁什么。你看现在,土地占的越多的地方越富裕。不开发、不卖地哪来的钱花”。我想,当大家都有同样的想法,都在做同样的事的时候,也就不可能再有所谓的本地、外地之说了。
现有耕地的恶化程度,可以用亘古未有四个字来形容。在农业现代化的今天,粮食高产的背后,除一些少得可怜的科技成分外,往往是以高昂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为代价。这些成本中,除劳动力成本、种子成本之处,还包括不可忽略的化学肥料、农药成本等。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我上高中)和现在的化学肥料用量对比为例,当时一亩水稻田的化学肥料用量也就是3-4KG,现在少了30-40KG就有减产的可能;当时一亩包谷的化学肥料用量也就是10KG左右,而现在的用约为100KG左右。也就是说在不到三十的的时间内,由于缺乏有机肥料,化学肥料的用量增加了近十倍,而粮食的产量增加不到一倍。那下一个三十年、再下一个三十年呢?等到化学肥料的用量超过粮食产量时,我们的耕地也就彻底的完了。在当时,全国广大农村均有农闲集肥、农忙收种的传统。虽然生活清苦,但人人都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的热情。随着改开的推进,大多数人在一片“我总是心太弱”的歌声中,象煮青蛙试验一样逐渐无力自拨。以至于“集肥”一词,在80年后出生的人的眼里,仅仅是传说。
然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化学肥料及农药生产,却大部分操控在外国资本手里。据说种子,特别是转基因种子已经部分或正在准备大部分进入中国。假如这么多东西全部进入,以后想放弃,重新回归传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国家界碑尚在,丛林法则依然”。试想,关乎国济民生的粮食生产若被外国资本全面操控,也就等于外国资本全面掌握了中国人的命脉。到时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有多大,我想大家心理都有数,故在此不再一一。至于跟粮食生产有直接联系的,首先是资源的无序、过度开采利用。它包括各种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大、中、小水电的建设等。仅矿产资源开发一项,除历年来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矿难外,由此导致山体崩坍、泥石流泛滥、水土流失等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而小水电的建设和地下水资源几尽自杀式的开采利用,使得部分江、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以前一些地方出水的“地龙”干枯。加之“经济崩溃边缘”时代为保证夺取粮食丰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的各种大、中、小型水库,因缺乏必要的修缮和维护,早已失去昔日的风采,只能在苟延残喘中发挥着微薄的作用。而我们这一代人,在客观上成了真正意义的啃老族。近年虽有大兴水利建设之势,在造假风行、政绩满天飞的社会环境下,真正落到实处并能发挥作用的又有几何?
其次是工业废碴、废水、废气的随意排放,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气候异常、生态失衡以及各种超级病虫害不断出现。据有关联的资料显示,在华北平原,地表以下40米以内,已经没有可直接饮用的水源。而在三十年前,即便小沟小河甚至是田边地头,只要有水皆可直接饮用。由于各种各样的农药大量使用以及药量的不断加大,一些依赖田间水源生长的物种大量消失,万象霜天竞自由的现象不复存在。长此以往,后果如何真不敢再往下想。
“风雨欲来蚁上树,大船将沉鼠先逃”。从近年举家移居国外的富豪与日俱增这一现象来看,除政治环境和经济外因外,我们是不是还能看出一些端倪来。陈芝麻烂谷子的说了这么多,但原只是杞人忧天。古人云:履霜,坚冰之至。是说当我们脚下踩到清霜的时候,意未着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也只有事先准备好过冬衣物的人,才不至会被冻死。--- ---言尽于此,就用这句话作为本文的收尾吧!
瑞丽建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1969年2月生,云南省大理人。工程成本管理师(高级 )、国际注册高级项目管理师[PMP]。